查看: 515|回复: 0

[网赚资讯] 看不懂的95后 为何让创业者和投资人深感焦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2 1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前,为了迎合95后的丧文化还是元气文化或者中二病,其本质都是商家与企业寻求与95后的相处方式与沟通方式。

  当下创业者与投资人以及各种公司都开始试图占领“95后”的心智,但研究认识95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马化腾曾经坦言,每天早上醒来最大的担心是,不理解年轻人在想什么,不知道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这是最可怕的。很早前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曾经表达的焦虑也是年轻人的世界,搞不懂,但准备投资他们,然后再研究再学习。

  当前,几乎所有的科技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消费品公司都在强调要抓住年轻人的需求。我们同样发现,玩得转、抓得住新生代消费需求的公司都过得不错,比如腾讯、比如OPPO。

  古人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这个世界永远会围着更新、更快、更富创造力的新生代转,而现在这个新生代族群则是95后。95后是1996年到2010年间出生的一代人。他们也被称之为Z世代。在中美两国,Z世代人数都在逐渐成为主流。

  一个基本的常识是,95后、00后是真正的移动互联网原住民,数码电子产品是他们身边不可或缺以及习以为常的一部分,比之80后,95后的大脑更早经历了信息时代的改造与洗礼,通过手机和互联网来社交娱乐消费游戏,传递、获取信息呈现出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

   1497248842502.jpg

  他们的人生历程相对80后少了磨难,多了精神与物质的富足以及父母的宠爱。根据企鹅智酷的《解剖95后》报告,95后的平均人口出生率为1.62%,明显低于80后和90后。后两者的平均人口出生率分别为2.1%与19%,也就是说,95后拥有比上代人更高的独生子女比例,他们也因此独享了父母的资源,包括情感与物质投入。

  这给95后带来的特质与80后完全不同。他们没有线上线下生活的区分,两种生活融为一体,它们喜欢用表情来表达内涵,它们注意力更分散但又强于多线程网络操作,对人生更有主见,有更强的消费欲望与精神消费的需求,它们当中由于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时代,更倾向于享受当下,越来越多接受超前消费,它们会是未来消费升级的主流人群。

  按照企鹅智酷《“解剖”95后》的数据,95后群体未来将推动信贷服务的发展。因为在当前,没有结余的95后占比达到15%。在信用卡、电商分期服务、移动支付普及的环境下,经济负担更轻的95后消费者会比父辈更接受超前消费。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早前有更实际的观点:“父辈的存款和不动产将来都会给他们继承,这个是最根本的,因而会更敢消费”。

  但95后又是矛盾的,它们急于跳脱出父母对自己生活圈子施加的影响,所以我们看到它们更乐于在朋友圈展现自我,但屏蔽父母的行为又非常常见。企鹅智酷《“解剖”95后》报告显示57%的95后不愿意与父母分享网络生活。它们对父母有很强的的防范心。

  每一代年轻人都会叛逆。过去贴在80后身上的标签是愤青。过去的80后的叛逆方式是标榜个性与自己的态度与想法,与长辈有观念的碰撞与冲突,它们渴望通过抵触与反抗上一代的陈旧观点来跟这个世界谈谈,尽管韩寒或许不愿意充当80后的代表,但事实上,韩寒的言论更多是代表了许多80后的内心挣扎与真实困境。

  而95后的叛逆方式则又有着不同,它们不寻求通过观念的冲撞来从上一辈身上寻求理解,更多是与长辈处于平行,互不干扰,以一种更加温和但又陌生的态度与长辈保持着距离而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因此,他们不寻求主流社会的话语权,而是更温、更自我、也更小资的活在自己的群体与圈子之中,他们有自身的个性化品味,从直播打赏、到弹幕社交到各种粉丝群落,他们在各种亚文化中穿梭自如,有自己的审美体系与网络话语体系,他们被称为脑洞系,而非80后的视觉系。

  零点咨询机构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对于90后的特征曾提到一个关键词:“松圈主义”,即他们喜欢圈子,但并不想与某个圈子保持得太紧密,而是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过去的80后以反叛来标榜自身,而95后现在则以“丧”来自娱自乐自黑,娱乐性的自黑是他们完成自我救赎与排解焦虑的方式。

  暴走漫画创始人任剑曾表示:70、80后在一块可以聊一些共同的话题,但是往90后、95后走,话题空间越来越窄,现在大家能一块聊的也就是王者荣耀了。

  创业者与商家如何瞄准这个群体,琢磨他们的口味,显然难度要大过以往。

  在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几乎都会看到上一代会给下一代贴上一个标签以及或多或少存在着偏见,但几乎都离不开一个共性的标签就是:垮掉的一代。

  曾经的“80后”面对着70后,都自信的以为自己的时代已经轰然来临。而80后同样被上一代贴上“垮掉的一代”这样一个标签,80后普遍没有70后的迷茫和理想主义,成长于改革开放的80年代显得更为自信甚至愤青,他们反抗既有游戏规则以自身反叛的方式崛起。

  17岁的韩寒年少成名,其叛逆的个性曾遭到老中青三代的“围攻”,但并不妨碍韩寒成为80后的精神领袖,在当时的文化时代背景下,80后是一个不受待见的叛逆群体。那时大概没有人想到,对80后的责难,后来都转移到90后的身上。“非主流”、“脑残”、“炫富”曾经一度成为90后的标签。

  再后来,90后创业者是一个被资本热捧的标签。从余佳文到马佳佳,它们成为90后创业者崛起的标志性人物。

  但他们的成功转瞬即逝,也让许多人重新审视,尽管90后是开发潜力巨大的个性一代,但资本基于自身利益诉求对这一群体标签与创业者的捧杀,显然并不利于该群体的成长与成熟。我想这可能是当下很多创业者与投资人的担忧。

  但总的来说,95后这一群体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创业者、VC、巨头要争取、拉拢、讨好的对象。早前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80后的已婚比例达到了53.78%。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发现,2750名受访者中有83.1%患有不同程度的下班沉默症,而如今,最后一波90后已经参加高考。当前,80后的重心更多的是在疲于应付家庭和职场的琐碎,而感叹着诗和远方。

  许多80后也面临着《男人四十》中林耀国式的危机:钱权皆无、婚姻摇摇欲坠、自我价值失落,而且错过了挽回的时机。在互联网创业者与巨头要争取的用户群体中,80后慢慢开始从主流群体退让出来。

  相对比而言,没有历史包袱,出生于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与互联网快速普及的一代,背靠父辈的财富积累,95后在消费理念与消费物质基础、超前消费欲望上逐步与西方看齐,它们是互联网正在拼命争取与研究的消费群体。

  比如说,95后亚文化的存在是创业者与资本所关注的,而商业营销定位引入90后的消费指标来计算公司产品设计与运营,投入与产出,调性与文化,几乎会是未来许多创业者与VC必然要做的功课。有人说,从“感觉身体被掏空”一曲的刷屏到“逃离北上广”的成功营销案例,就在于他们抓住了该群体中丧文化情绪宣泄的窗口。

  鸿沟的产生,往往源自于看不懂以及看不起,到最后往往来不及。

  正是因为人们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在当下,许多互联网公司为了迎合90后乃至95后的转型而焦虑不堪。有数据显示,Facebook只有22%的用户在24岁以下,Snapchat上24岁以下用户占比高达51%。

  年轻一代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兴趣焦点正在塑造新的消费文化,这让这让曾经欲以30亿美元收购Snapchat被拒的Facebook压力大增。

  当几乎所有的互联网产品都围着90后乃至95后打转,但它也将许多企业推入到到迎合95后的消费升级大潮的漩涡里,他们正在进一步转换品牌沟通方式与产品理念。

  当前,为了迎合95后的丧文化还是元气文化或者中二病,其本质都是商家与企业寻求与95后的相处方式与沟通方式。

  他们承接着当今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取向、身份认同都代表着未来消费文化的倾向,我们研究他们并不代表要捧杀他们或者迎合他们,而更多的放下焦虑而寻求理解,理解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与他们的时代特征,放下成见,才能更好的融入他们。
温馨提示:
1、本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本内容若侵犯到你的版权利益,请联系我们,会尽快给予删除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客服QQ/微信
509182114 周一至周日:09:00 - 22:00
十五年老品牌,学习网上创业赚钱,首先众创网,值得信赖!
众创网 版权所有!

本站内容均转载于互联网,并不代表众创网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QQ|小黑屋|广告服务|加入vip|APP下载|手机版| 众创网

GMT+8, 2025-1-7 22:44 , Processed in 0.190054 second(s), 36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